Pages

Thursday, February 17, 2011

赏灯抛柑缔良缘 槟城元宵娘惹情欢

在马来西亚,庆祝元宵节就像是大杂烩一样,穿插着不同的元素,成为了今日的舞狮舞龙、抛柑、龙舟赛、传统歌舞表演等。一般人都以为,庆祝元宵节文化活动是源自中国,槟城元宵节却与峇峇娘惹文化息息相关。
槟华裔已被“峇峇娘惹”们同化,他们的传统习俗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槟州的人民。相当的文化经过日月洗礼,已经成为了槟城人的习俗。元宵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且让我们一一为大家剖析。
对于华裔,元宵节可能不比年初一或初九的拜天公那样受到重视,但对峇峇娘惹族群来说,元宵节却是他们的大日子,与大年初一份量同等。
今时今日,娘惹们如何度过元宵节?
侨生博物馆代表唐宝琼叙说,娘惹们上午装扮完毕后,就会乘坐布置得相当漂亮的巴士,与一众娘惹们参与游行,然后到旧关仔角参加歌舞表演。
在 乐队的伴奏下,峇峇及娘惹们,纷纷唱起一支支南洋小调来,叫作《Dongdang Sayang》。在《Dondang Sayang》音乐奏响下,峇峇娘惹翩翩起舞。换作以前,她奶奶就会说:“beh kian xiao(不要脸)!”在当时的年代,女人一旦被外人看过,就是伤风化、没家教,也没有人会把她们娶回家去。如今,时代改变了,娘惹们可以出游,并在没有 任何压力下参与歌舞表演,将峇峇娘惹文化发扬光大。
卸下疲惫·甜入心坎 非吃不可的pengat
元宵节,当然少不了吃“pengat”。
据说,它是由各种切成方块状的甜薯和芋头蒸熟而成,再加上香蕉年糕和糯米团,便是一锅沁着班兰香的椰浆甜羮甜品了。
“pengat” 源自马来文的 “penat”(疲累)。在过元宵的时候吃“pengat”,带有主妇们在这一天卸下常年疲惫的意思。在北马,元宵节也吃“pengat”,也爱掷柑,然 而,很多人却不知道,它原来自峇峇娘惹文化习俗。“pengat”酷似“bubur chacha”,不过,却多加了香蕉等提味,吃上一碗“pengat”,让人不禁甜入心坎里。
唐宝琼:峇峇娘惹非华巫结晶
唐宝琼解释,人们一直秉持着错误的观念。她说,峇峇娘惹并非只局限于华裔及巫裔通婚所生下来的子女。
由于以前的社会比较保守,单身女生平常都是不能跨出门栏的,所以从中国过来本土的都是男生,他们远离他乡工作,为的是赚多一点钱回乡。然而,有些男生却在这里结识了本土女性后,结婚生子,选择不回乡,在这里落地生根。
之后,因为太久没有接触自身的文化信仰,也可能受到当地生活文化的影响,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开始产生。这掺杂着各不同文化特色的文化,造就了现今我们看见的独有峇峇娘惹文化,而他们的后裔也被称为“峇峇与娘惹”。
也 因为这样的文化掺杂,传统的华裔过元宵吃汤圆,后来演变成吃“pengat”过元宵。娘惹们从小就在厨房帮忙,练得一手好厨艺,“pengat”就是由她 们发明出来的传统美食。她说,除了与本土的女性通婚,峇峇和娘惹的祖先也可能是来自泰国、印度、以及荷兰人结婚所生下的后裔。
与甲州狮城有差异 槟峇峇娘惹具特色
槟州政府积极推广本地文化,元宵节少不了峇峇娘惹歌舞助兴。
唐宝琼说,马六甲及新加坡的峇峇娘惹文化比较接近印度文化,而槟州却以泰国峇峇娘惹作为借镜,不过,却添加了本地元素,相比之下,槟城的峇峇娘惹更具特色。
槟城、马六甲、以及新加坡,被誉为是保留最完整的峇峇娘惹文化地方。然而,虽然她们都是该地的独特民族,同被称为峇峇娘惹,由于他们所接触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,有很多不同点,在许多细节上,还是有差异,尤其以槟州的峇峇娘惹最著名。
在 槟州政府大力提倡将本地文化发扬光大下,槟城的峇峇娘惹也从中受惠,加入推广传统的行业。每年的元宵节由州政府、一些相关团体赞助活动经费,为大家呈现传 统的峇峇娘惹舞蹈,男女对弈诗歌(berbalas-balas pandun),传统的情歌对唱,唱出情意连连,对于娘惹们而言,是非常浪漫的活动。
去 年州政府举办的元宵节活动,载着峇峇以及娘惹参与活动的巴士只有一辆,而今年却增加至两辆。除了槟州的峇峇娘惹,她们也邀请了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参与元宵盛 会。唐宝琼说,目前只有槟州的峇峇娘惹文化被搬上元宵节舞台,马六甲及新加坡的峇峇娘惹已逐渐被人淡忘,她不希望先祖的文化以后被长埋土中。
唐宝琼希望将峇峇娘惹文化传承下去,并推到全世界,让大家认识真正的峇峇娘惹。
掷柑嫁好尪,掷果娶好某 元宵节也是情人节
元宵节也是他们的“情人节”,以前的女生三步不出闺门,只有在“元宵节”这天,在长辈们带领下一起出门,女子会在当天出门赏灯及抛柑,为自己缔造好姻缘。
娘 惹们特别重视元宵节,在元宵节这一天,他们会起得特别早,为自己穿上娘惹装,侨生博物馆(Penang Peranakan Mansion)代表唐宝琼表示,Kebaya是娘惹族后来的服装,最原始的娘惹装应该是“长衣”(baju panjang)。穿上长衣看起来比较老成,年轻人都不喜欢穿,后来才研制现在的kebaya。
花1小时仔细穿戴
传 统的娘惹装(长衣)穿戴方式需花大约1小时30分,首先穿上纱笼裙(sarong),以白衣打底,然后长衣,等衣服穿上,还要把头发盘在头顶,再用茉莉花 绑成画圈圈住头发,茉莉花阵阵的花香是最自然的香水,让人感觉舒适,最后再搭配金银首饰还有穿上的嵌珠拖鞋(kasut manek)即算完毕。通常娘惹们上午已经将头发弄好,然后等待着夜幕的降临。
一踏入晚上,长辈们就会带着家中的“闺女”出门,以前的娘惹们常年被锁在家中不得出门,只有等待元宵节才有机会踏出深闺,所以她们格外珍惜,格外怀念庆祝元宵节。
娘惹们上街赏灯之余,也会准备柑橘,等待抛柑仪式,祈求嫁个好老公。一直流传至今的颂词“掷柑嫁好尪,掷果娶好某”(闽南语)”(dim gam ga ho ang,dim go chua ho bo),传到我国演变成“掷柑嫁好翁”风俗。
唐宝琼说,当年不会有什么自由恋爱的体制,想要结婚,必须通过媒人介绍,通过照片挑选媳妇。很多的峇峇娘惹到了结婚当天才看清楚自己伴侣的模样。
一年一度  自选新娘
她笑着说,当初几乎每一位峇峇都是通过照片为自己选新娘,有些照片把肥的拍得比较瘦,脸颊漂亮得可能是残疾的等等,很多的峇峇直到结婚当日才发现自己被骗,闹出不少笑话。
要想娶到一个属意的妻子,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出动,为自己选新娘。男孩们如果见到属意的娘惹,会私底下记住她们乘坐的汽车号码(峇峇娘惹多是出自大户人家,有汽车),然后想尽办法通过媒人上门提亲。
时至今日,单身的年轻一辈会将名字、电邮或电话号码写在柑橘上,然后抛到河里或海里,男生则会海上划小舟抢捞柑,然后互相联络、交往。唐宝琼说,以前的娘惹足不出户,更不能抛头露面,如今已经得到开放,被社会同化,今日的娘惹还能上台歌唱,跳舞等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